647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5章 烤火记忆(第1页)

在米云的记忆中,小时候要比现在的冬天要冷多了。

现在的冬天有时就像春秋两季,米云的家乡要七八年才能遇上一次大雪,很多年份不降雪。

儿时的村子里一片白茫茫,乡村的小路上泥巴都能冻成了石块,野草天天打霜,像老人的白胡须,屋檐下结着长长的冰棱条。

天,黑的很早。

夜,给人的感觉是寒冷又漫长。

晚饭后,烤火成了乡下人的娱乐,既温暖了身体又温暖了亲情。

一家人围着柴火坐着,偶尔也会有邻居串门,直到晚上睡觉,才用冷水浇灭火堆。

30年前的冬天,是怎么度过的,米云的记忆不多了,只能在网上找答案,然后触景生情,触发回忆?

那时候的农村多半是烧蜂窝煤,或者烧柴火、木炭。

既能取暖,又能煮食,温饱都能解决。

那时候家家都会备有一个“火盆”

火盆很简单,一个用旧的铁皮碗,边上钻四个小孔,连上铁丝,碗里放着一些草木灰和燃烧的木炭。

火盆材料简单,米云的家乡用的一般都是废弃的炒菜铁锅或者陶瓷洗脸盆,也有的地方用铁皮碗做的,用竹篾做的,还有泥巴做的,反正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火盆。

竹篾做的火盆,外表精致,但很容易被烧坏。

陶瓷,泥土和铁锅做的火盆最耐用。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用上了电炉子、烤火桌、空调,但是我却越来越怀念“提着火盆”

的冬天,尤其老年人偏爱火盆,睡觉前都不舍得熄灭,放进睡觉的床前。

现在不需要再点柴火烧大锅做饭、取暖,这些回忆也只能属于八十年代以前出生人的回忆了。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可能农村地区还有用原始的柴火和煤炉子灶生火做饭。

以前老家人为了节省煤、煤球和大砟,白天烧,晚上是要把炉子封起来的。

还记得当年的火炉子四大件不?农村娃没有谁没有没玩过的火柱、火钩子、火钳子、火铲子。

在生炉子或烧炉子时是要先捡出来的,生炉子之前先准备好引柴火儿,一般多用报纸,或家中小孩写完的作业纸,因当时都不富裕,学生的作业本都用草纸。

先在炉膛中放上干燥的玉米、小麦、豆子等农作物的秸秆,中间放煤、煤球、大砟等。

压实了,防止煤掉到下面去,然后就可以点火儿生炉子。

生炉子,记忆满满,趣事横生。

生炉子也是有技巧的,掌握不了技术,炉子生不着,而且每次生炉子时总是将屋里弄得浓烟滚滚,即使窗户全打开也很长时间才能将浓烟送走,呛得人直流眼泪,只能跑出去喘息一会儿再进去继续生炉子。

在室外生炉子最怕倒烟,什么是倒烟,就是外面的风不向往炉子刮,烟也不顺炉囱往外面跑,又点不着火,就是刚刚点着了,只见浓烟不见火苗,烟四处乱跑,只能用扇子煽,用嘴炊,常带弄得灰头土脸,脸如黑老包,除了牙白之外,其余的都是黑的。

米云记忆中生炉子火一直持续到米云大学毕业,到毕业进城,县里买房后,就很少回农村生活了,家里的藕煤炉子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二十多年的岁月,米云家里应该用过三五个藕煤炉子,大的三个,小号的煤炉子也有两个。

生完炉子后,就是围炉烤火取暖了,不知道你还记得在炉子上烤山药儿吗?还有烤花生、烤玉米,烤红薯,烤土豆,烤糍粑,烤饼子、烤馒头片、烤大枣、小枣、橘子皮..

那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村里没有人家安装空调,甚至购买黑白电视的也只有寥寥几户。

隆冬雪夜,寒星点点,置办好年货的人们,有的早早就洗洗睡了;也有的人三五成群踩着“咯吱咯吱”

的积雪聚到一家“串门”

她们几个老头儿老太太坐在一块儿,有的手上织着毛线衣毛线裤或是纳鞋底做棉鞋,一边聊家常,也有的坐一桌打打闲牌。

当然,这屋里定是会先去生一堆火取暖的。

用秋收后晒干的玉米瓤或是从山上捡回的枯树枝和木头块,堆成小山丘形,中间再浇点儿煤油,火柴点燃后,再使劲儿吹吹,使其快速燃烧起来,火苗就立刻映红周围的每张笑脸。

人们伸出双手,舒展双腿,围拢到暖和的火光前,火焰把热气传递到每个人的身上,也把一种生活的和气送到了每个人的心底。

热门小说推荐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

一场意外,他被跟自己相亲的女人强行破了童子身!他是谁?权倾京城的太子爷!传闻,他冷艳高贵倾国倾城,引无数名媛淑女竟折腰,却洁身自好不近女色。她是谁?不受宠爱的豪门长女,他说你想要韬光养晦,不...

重生空间:邪瞳商女

重生空间:邪瞳商女

重生空间邪瞳商女由作者北向暖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空间邪瞳商女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仙道书

仙道书

仙道书,书仙道。枯叶反尘,杀仙证道宏大的仙侠故事,踏仙登天的传奇。...

我自地狱来

我自地狱来

他来自地狱,只手灭恶鬼,谈笑斩修罗,却没想到碰上这种事校花同学,有事好商量,先把衣服穿上!...

枪王之王

枪王之王

这是暗杀,还是战争?美国大片怕是也没这么精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